农村宅基地是指在集体所有制土地上,为农村居民所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中的居住用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宅基地不得进行转让、抵押和租借等行为,但居住在宅基地上的人可以自行承包经营与建房,也可以出租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在建设宅基地的过程中,二层的建设是非常常见的选择,那么农村宅基地二层如何规定呢?
一、《宅基地管理办法》中对于宅基地二层建设的规定:
1.宅基地二层建筑应当符合《建筑节能标准》和《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
2.宅基地二层建筑应当满足建筑平面布局、建筑高度、绿化、采光等方面的要求。建筑高度不得超过6米,面积不得超过建设规划的总面积的一半。其中,建筑高度以地面为准,不包括屋檐翘起的高度。
3.对于宅基地二层建筑并不能使用的情况,实行用于居住的宅基地仅仅限于一层建筑和使用面积不超过80平米的住房。
二、宅基地二层建筑建设应该遵循的规定:
1.建设立项审批。宅基地二层建筑规划需要经过当地政府部门的审核,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建筑设计等一系列的审核环节。
2.保证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性。在建设之前,应该通过正当途径获取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权,遵循宅基地管理规定,全国范围宅基地占用土地面积不得超过耕地保有量。
3.宅基地二层建筑应该进行合法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政策和规定,包括规范用地和居住面积、找寻符合宅基地和建房标准的施工企业等等。
4.保障环境质量。在规划建设宅基地二层建筑时,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选择合适的材料,合理制定施工周期、方案等等,大力推广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
总之,农村宅基地二层建筑规定需要遵循合法性、安全性和环境保护性三个原则,同时,地方政府应当制定本地的规划和限制,以确保农村宅基地二层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最重要的是,居民应当保持合法和依法使用宅基地,以便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和健康得以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