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从法律、医学和道德等多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从法律上讲,女方即使患有乙肝,也是有抚养孩子的权利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保护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孩子的父母都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对孩子的身体健康负责。只有在孩子的利益受到危害的情况下,才会限制父母的抚养权。对于患有乙肝的母亲,尽管病毒可通过感染途径,如接触污染物、共用牙刷、刮痘时等,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卫生,互相尊重,是可以跟孩子一起生活的。因此,法律上不存在因为患有乙肝就取消抚养权的情况。
其次,从医学上看,虽然乙肝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但通过妈妈传给宝宝的风险是可以控制和降低的。对于患有乙肝的母亲,在孩子出生前进行检测,如孕前检查和孕期检查,可以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保证孩子的健康。比如,通过接种乙肝疫苗,使用注射器、医疗器械的一次性消毒、避免血液接触等方法,有效地降低了妇女传染乙肝的风险。同时,对于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母亲,也可通过药物治疗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控制病毒水平,从而保证母乳喂养的安全性。
最后,从道德伦理上看,父母应该对孩子负起教育和关爱的责任。尽管患有乙肝病毒,但并不会影响母亲对孩子的亲情和爱。伦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尊重他人生命和自由、权利的责任,同时也应该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对于患有乙肝的母亲,要成为负责任的家长,建立起公共卫生的意识,让自己和孩子在健康的条件下度过幸福的生活。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乙肝已不再是无法治愈的“死亡之病”,而是可以被控制和预防的一种常见病。父母都应该为孩子的健康负责,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和伦理准则来履行自己的义务。对于患有乙肝病毒的母亲而言,要合理地使用医学手段,从安全角度出发,确保孩子的身体健康,同时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