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过程中最重要的法律文书之一,双方在离婚协议上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并且在法律上受到保护。但是协议本身没有证书,这是否会影响它的保护力度呢?
在中国法律上,协议是一种民间法律行为,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尤其是在第三方没有介入的情况下,协议的内容更具有法律约束力。对于离婚协议,其双方自行协商并达成的内容一旦确认签字,即构成法律约束。如果离婚后有一方不履行协议的内容,另一方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要求对方履行义务。
虽然协议本身没有证书,但是有协议生效的证据。双方在达成协议后签署的协议书、通话、短信记录等等,都可以作为证据证明协议的有效性。一旦协议的有效性得以确认,其内容就具有了法律效力,并且可以得到保护。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协议中涉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有关法律的方面,协议应当符合国家法律和相关法规,否则将无法生效。比如,离婚协议中不能侵犯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分割财产的方式也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等等。
总的来说,离婚协议虽然没有证书,但是其内容依然受到法律的保护。受试要注意协议的确切性,确保协议内容不违反国家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