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离婚必须经过正式的法律程序才能生效。因此,两个人协议离婚并不被视为合法的离婚形式。
在实际生活中,夫妻双方可能因互相认为不合适而产生离婚的想法,但不一定想经过繁琐的离婚程序来解决问题。因此,夫妻双方可能达成协议,自行离婚。然而,这种方式并不法律有效,只有在经过正式法律程序后,离婚方能获得法律保障。
如果夫妻双方选择不遵守正规程序,不论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在法律上,双方都不能享有离婚后的法律保障。比如,如果一方在协议后反悔,双方无法从法律上保护自己的权益,可能会导致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方面的纠纷。
另外,尽管双方已达成一致,但法律上离婚需要清楚地分割财产、抚养子女、分担债务等问题。这些方面在协议离婚中可能没有得到清晰的协商和确保,从而给离婚双方留下了不可预计的法律风险。
因此,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夫妻双方需要经过正规的法律程序来解决离婚问题。提示人们,在离婚过程中,不能忽视对法律程序的尊重和合法性,协议离婚并不是一种可靠的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