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通过离婚程序达成的一份谅解意见书。在协议中,离婚双方可以自主约定离婚后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赡养等问题。离婚协议的签署与生效不仅有法律规定,还有相关司法解释和裁判文书进行指导。
一般情况下,离婚协议是需要双方当事人互相达成一致并签字生效的。如果离婚双方在协议的签署过程中达成了一致,经双方亲笔签字且无异议情况下,此协议便可视为达成并生效,具有法律效力。但情况并不总是如此简单。
有些离婚协议生成后,其中的某些条款可能存在法律问题。比如,对双方财产的分割是否合理、子女的抚养是否合理、赡养费用的数额如何等。如果出现了问题,离婚协议便不能生效,需要借助相关司法机构进行审理。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果离婚协议存在问题需要传唤双方到法院进行进一步审理,同时如果离婚协议中有相关的不公正条款,将对离婚协议的生效形成一定的拦阻作用。此外, 如果双方在签署离婚协议前,其中一方没有得到合法权益保障,则离婚协议也将会变得无效。
综上可以看出,离婚协议能否直接签署生效,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双方当事人的自主意愿。如果离婚协议中的所有条款都符合法律规定、双方意愿一致、且没有不公平或不合理的情况,那么协议的签署后直接生效是可行的。但如果存在任何法律问题或异议,离婚协议则需要经过司法审理后才能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