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它是指公职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以个人名义,将担任职务期间所掌握的公共资金、公有财产和国有资产等,用于自己的个人利益或因职务之便利而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那么,挪用公款多少钱算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码刑事责任的标准主要是“数额巨大”,该标准的界定在不同的法律规定中有所不同。其中,最为普遍的规定是,挪用公款数额在人民币20万元以上就构成犯罪。
同时,我国刑法还针对挪用公款的情况,依据挪用的金额不同,分别设置了挪用公款罪、侵占公款罪等不同的罪名和刑罚。其中,挪用公款罪是指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情节较为严重的犯罪行为,最高可判处死刑;侵占公款罪则是指侵占数额相对较小的公款,情节较轻的犯罪行为,最高可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无论挪用公款的数额多少,都是一种违法行为,不管数额多少,都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为了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防范挪用公款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坚决杜绝任何违法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