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农民家庭唯一的住房来源,是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但是,当宅基地权利人去世时,如何分配宅基地成为了一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采取以下方式来进行分配:
1. 法定继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适当的儿女应按照法定继承顺序有权继承宅基地,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
2. 协商继承:如果合法继承人协商达成一致,则可以按照协商方案进行分配宅基地。特别是在涉及多个继承人,或有其他利益相关人的情况下,协商方案是明智的选择。
3. 赠与继承:宅基地权利人在生前可以依法行使赠与权,将宅基地或部分宅基地赠与子女或其他继承人。在此情况下,赠与人的遗产中不包括所赠与的财产,因此,不应该被列入继承财产中。
4. 遗嘱继承:宅基地权利人可以依法制定遗嘱,表达对其财产的分配意愿。但是,继承人也有权对遗嘱的有效性提出异议,因此,制定遗嘱时需考虑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总之,对于农村宅基地的继承问题,应尽可能采取协商的方式,根据继承法的规定来进行合理的分配。同时,也应该引起政府的重视,并在立法和政策上加以规范和完善,保护农民家庭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