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个人或家庭在集体经济组织内享有使用权的土地,是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用地。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宅基地的承包到期后,应当由承包人的家庭成员继续使用,但是没有公开明确规定宅基地是否属于遗产财产,是否可以留作遗产。实际上,这个问题具体还有很多情况需要考虑。
首先,如果宅基地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那么在一方去世后,宅基地应该作为夫妻共同财产遗产分配的一部分,由继承人继承或分割。但是如果宅基地仅属于其中一方,那么处理方式就要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决定。
其次,如果宅基地承包期限到期,在未完成继承或分割程序之前,宅基地的使用权应当由承包人的家庭成员继续享有,也就是说,即使承包人去世,其家庭成员仍然有权继续使用宅基地。当然,如果承包人有遗嘱,可以在遗嘱中规定宅基地的继承人或分割方式。
最后,如果宅基地是承包人死亡前所有的个人财产的一部分,那么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宅基地就将被作为承包人的财产分配给其合法继承人。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宅基地在不同情况下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处理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是否属于遗产财产,以及遗产姑姑是否有份,要根据宅基地的产权归属情况作出判断。建议在处理遗产时,咨询专业法律顾问,以免出现纠纷和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