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财产协议是夫妻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对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婚前财产、婚后共同财产以及孩子抚养费等问题进行约定的书面协议。在离婚时,双方签订了离婚财产协议,但是该协议没有公证的话,就不能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毕竟双方离婚后还可能发生争执。
因此,离婚财产协议通过公证可以使其具有法律效力。公证是指公证机关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对其提交的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证明其真实性,发给相关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的行为。公证为离婚财产协议增加了法律的约束力和可行性,可避免依据协议出现的争议和误解,使离婚财产协议的效力得到更大的保障。
要想公证离婚财产协议,需要双方自愿到公证机关办理,公证机关会严格审核协议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对双方身份证明及签字等方面进行核对,确保协议的真实性和可执行性。公证完成后,公证机关会开具相关文件,双方需要签字确认,从而使协议的约束力获得更大的证明和权威性。
总之,公证离婚财产协议可以有效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减少法律纠纷,维护家庭和谐稳定。建议离婚财产协议达成后尽快办理公证,以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