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以个人名义挪用公共财产,用于违法、违规的用途。这种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利益,应严格打击。那么如何量定挪用公款呢?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挪用公款的量定应该按照挪用公款的性质、情节、目的、数额等因素综合考虑,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严肃认真地进行调查取证。
1.挪用公款的性质:公款挪用的性质可分为个人占用、盗用、挪用、侵占等。对于违法犯罪行为,应依据行为的性质予以量化。
2.挪用公款的情节:情节轻微的,数额不大,应当轻处或从轻处罚;情节严重的,数额巨大,应当从重处罚。应当综合考虑是否有自首、是否存在非法占有、是否有返还、是否存在危害性等方面的情节。
3.挪用公款的目的:挪用公款的目的多种多样,有可能是为了谋取个人利益,也有可能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消费需求。应当在量定挪用公款时考虑到挪用公款的实际用途,以便更准确地确定其恶性程度。
4.挪用公款的数额:挪用公款的数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数额越大,挪用公款的犯罪性质就越严重。
综上所述,量定挪用公款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应当以实事求是的方式进行调查和判断。对于挪用公款的行为,应当严格打击,予以法律制裁,同时加强对相关部门的监督,提高公款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共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