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权是指父母对子女日常生活、健康、教育、文化活动等方面的照顾和关心,同时也意味着对孩子的监管和责任。当孩子达到18岁时,抚养权自然结束,孩子也成为自主人,可以独立做出自己的决定。
然而,对于未成年孩子的父母,抚养权结束并不等于将孩子置于自由状态,他们仍须对其进行监护,保障未成年人在法律上的权益和利益,直到孩子成年或宣告独立。因此,抚养权结束并不意味着父母责任的结束。
要正确计算抚养权的结束时间,需要了解两个重要的概念:法定成年和行为能力。
法定成年是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不受个人意愿的影响。在中国大陆地区,法定成年年龄为18周岁,意味着到了这个年龄,个人已经取得了行为能力,具有法律上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未成年人可能会提前获取行为能力,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在18岁以前就取得行为能力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依靠自己的人格和智慧行使自己的民事权利和经济权利。这种情况,通常需要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独立,获得独立身份证明后才能生效。
综上所述,抚养权的结束时间应为未成年人达到法定成年年龄,即18周岁。但是,在未成年人提前获取行为能力的情况下,抚养权可能会提前结束,这要根据当地法规和家庭状况来具体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