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它规定了离婚双方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财产转移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如果离婚协议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那么受害方可以申请法院进行司法维权,包括要求返还相关款项。
在离婚协议中,双方可以约定财产分割的具体方案和分配比例,但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和合理公平的原则。如果一方通过欺诈、强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使另一方放弃自己应有的权益,那么这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协议或要求返还相应款项。
举个例子,如果离婚协议中规定夫妻双方财产应按照3:7比例分割,但实际上妻子所占比例因为种种原因只有1:9,那么妻子可以申请法院认定离婚协议无效,重新制定财产分割方案,或者要求丈夫返还她多出的那一部分财产。
根据中国现行的《婚姻法》和《合同法》,离婚协议的追索时效为两年,即离婚后两年内申请返还涉及款项的权利有效,过了这个时限就无法继续维权。
总的来说,如果离婚协议中有任何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受害方都可以向法院申请返还款项的权利。但对于没有违法内容的离婚协议,如果已经签订并履行完毕,就无法再要求返还款项。离婚双方应该在签订协议前,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自己的权益,避免因为不了解或盲目信任而遭受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