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民法典》的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教育权、监护权是共同享有的。即父母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应由双方共同行使,但如有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则另一方可以单独行使抚养权。所以,离婚后女方是有可能获得抚养权的。
但是,判断抚养权的归属并不是简单的一方说得算。当法院来判决抚养权归属时,会考虑双方的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未成年子女的意愿: 如果孩子已经十岁以上,法院会考虑孩子的意思倾向。
2. 子女的年龄、身体和智力状况: 抚养权的归属也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如果孩子太小或者身体有残疾,需要更多的照顾和关注,那么抚养权大概率会判给女方。
3. 抚养条件: 抚养权的判定也会考虑到两个父亲各自的生活和家庭条件,例如女方是否有稳定的收入、房产,是否能照顾好孩子等等。
4. 谁更适合担任监护人: 如果离婚的过程中发现一方对孩子的关注不够,没有尽到父亲的职责,也有可能导致对方获得抚养权。
总的来说,孩子的利益和需要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在离婚的过程中,夫妻应该有良好的沟通和协商,为孩子着想,尽量避免闹得太僵,让法院做出公正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