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必须严肃处理。如果有人发现了这个问题,那么应该立即通知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进行调查取证。一旦查实了这样的违法行为,应该以法律方式加以处理,包括行政处罚、刑事追究等。
在具体程序上,应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根据《行政处罚法》有关规定,对于挪用公款的违法行为,可以依据情节轻重进行罚款、警告、责令停职或辞职、降职或撤职、或者开除公职等行政处罚。而在刑法方面,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条件是: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数额较大情节较严重,具备数额大于三万元(含三万元)的罪案事实,可以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无论具体处理方式是行政处罚还是刑事追究都应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从而达到打击犯罪、保护公权力、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同时,更应该督促公职人员提高道德素质和责任感,遵循职业操守,维护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