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罚金是指由法院对挪用公款的犯罪分子进行的经济处罚。在我国的刑法中,对于挪用公款罪的罚金是由犯罪所得金额来进行计算的。具体来说,应该按照以下的方式计算:
首先,对于挪用的公款数额进行确认,这通常会由司法机关进行调查,包括统计所有的涉案金额以及涉案时间,确定出具体的挪用数额。
其次,针对挪用的公款进行法定的罚金计算。在我国刑法中规定,对于挪用公款罪,罚金的数额应当是挪用的公款数额的两倍,即以犯罪所得金额的2倍作为罚金数额。同时,在确定罚金数额时,也可以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影响的社会后果以及被告人的个人经济情况等方面进行灵活处理。
最后,对于被判处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分子,应当在法定期限内缴纳罚金,否则就要面临强制执行等后果。
需要注意的是,挪用公款罚金是一种经济处罚,而不是代替刑罚的一种惩罚方式。对于挪用公款罪犯,除了罚金的处罚外,还存在着实刑的判决。因此,挪用公款罪犯应当依据其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的刑事和经济责任,才能够真正地实现法律的公正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