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其性质属于贪污行为之一。根据中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罪一般的刑期分别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情节严重者可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如何量刑,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挪用公款的金额:一般来说,挪用公款的金额越大,量刑就越重。中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一般指挪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单位的公款,如果金额较大,一般会被认为是情节严重。
2. 挪用公款的性质和目的:如果挪用公款的目的是为了谋取个人利益或者为他人谋取利益,那么量刑就会相对较重。如果是为了应急或者救人急难,可能会减轻罪责。
3. 挪用公款的方式和手段:挪用公款的方式和手段是影响量刑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如果是采用欺骗、虚构等手段来挪用公款,就会增加罪责;如果是通过伙同他人实施,那么量刑就会更重。
4. 挪用公款的数量是否还回:如果挪用公款后能够主动归还,并积极赔偿造成的损失,可以适当减轻罪责。
综合以上因素,对于挪用公款的刑事责任人,需要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量刑。在量刑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对于挪用公款的社会危害性和影响,应该加强法律的惩治,保护国家财产和公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