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涉及到了公共利益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被骗挪用公款属于贪污犯罪,其法律后果必须受到相应的惩罚。
一、判刑和罚款:
如果被骗挪用公款金额较小,属于轻微犯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自动降为贪污罪而进行判决。刑法规定,“数额较大”的贪污罪最高可以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如果被骗挪用公款数额较小,就会根据轻微犯罪进行判决。轻微犯罪根据犯罪的事实和情节,可采用罚款、拘留、有期徒刑等处罚措施。
二、自首立功:
自首立功是被骗挪用公款罪的从轻处罚情节之一。自首立功指犯罪嫌疑人自愿向司法机关或者公安机关交代了自己的罪行,或者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帮助公安机关或者司法机关破获了他人的犯罪活动。在判刑时,法官会考虑到自首立功的情节因素,对罪犯进行从轻判决。
三、影响因素:
被骗挪用公款罪的判决还要考虑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是否有赔偿被骗的公款,是否是首次犯罪,犯罪嫌疑人是否有行为心理障碍等等。
总之,被骗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法律规定相应的惩罚,对于罪犯来说,必须承担刑事责任的惩罚措施。同时,通过加强法律教育和监管,预防被骗挪用公款的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