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在离婚时就有关财产、子女抚养、探视等事项达成的一项协议,其内容涉及特别广泛,如对夫妻财产如何进行分割,子女谁来扶养、监护等等。离婚协议在法律上是具备一定的效力的,且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运用。
首先,离婚协议在我国法律上是受到保护和承认的,具有法律效力。《婚姻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离婚后,夫妻双方可以依照协议约定财产的处理、子女的抚养和探望事宜,并将协议书交由人民法院审查、确认或者自行公证。”这表明,对于离婚协议,法律既允许夫妻双方协商达成,又规定在确认离婚协议书时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基本要求,如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公序良俗等。只要离婚协议在法律和道德上是合法、公正、诚信的,就可以被人民法院确认为有效的离婚协议。
其次,离婚协议是一种会被执行的协议,具有约束力。因为离婚协议是在夫妻双方的自愿情况下制定的,并且经过公正程序的确认,所以其法律效力是双方必须要遵守的。如果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强制执行离婚协议。人民法院会对其进行强制执行,促使对方按照协议履行义务,这一点在司法实践中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具有法律效力,而且可以被执行。在离婚协议的规定下,夫妻双方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等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解决,达到和谐分手的目的。但是,离婚协议的制定应该讲究公正、诚信,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