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在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等活动中,挪用或者盗用公款或者其他财物的行为。如果涉案金额较大,则应当根据具体情节予以严惩。具体判刑年限与案情有关,以下是可能的情况:
1. 涉案金额在70万元以下的:可能会被判处3-5年有期徒刑,罚款并追缴贪污所得。
2. 涉案金额在70万元以上的:可能会被判处5-10年有期徒刑,罚款并追缴贪污所得。
3. 涉案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可能会被认定为特别严重的贪污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追缴贪污所得。此外还有可能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或者数年。
需要注意的是,判决的具体年限还与涉案人员的身份、是否认罪态度、犯罪数目等因素有关,因此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审理的案件来具体测算。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会严重扰乱国家与社会的经济秩序,需要依法予以惩处,以起到震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