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在我国的刑法中,规定了挪用公款罪,对于犯罪者将面临法律制裁和社会谴责。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正被人挪用公款,那么报警处理是完全可以的,但是报警后是否会被抓,就要看具体情况了。
首先,如果报警者是受害人或者与事件有关系的当事人,那么公安机关将会调查,询问受害人或当事人的证言和提供的证据。如果证据确凿,犯罪嫌疑人将会被抓捕,并可能被判定有罪。但是如果报警者并不是当事人或受害人,只是听说了一些消息,那么警方会对这些消息进行考虑,但是一般不会抓人,因为不能仅仅凭空指责一个人犯罪。
其次,如果被举报的人确实存在挪用公款的嫌疑,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犯罪,那么他并不会被抓。在调查期间,警方会对涉嫌挪用公款的人进行询问,调查其资产情况、财务记录等,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挪用了公款,那么警方是不会随便抓人的。
最后,如果警方决定逮捕这个嫌疑人,那么需要有相关的指令和法律程序。一般来说,逮捕前需要警方先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调查,然后根据法律规定取得逮捕令,拘留令等等,才有权力逮捕他。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属于犯罪行为,举报者如果提供了足够的证据并符合法律程序的要求,犯罪嫌疑人是有可能被抓捕的。但是如果仅仅凭空指责或者证据不足,则不会有任何效果,甚至会因为中伤他人而引发法律纠纷。因此,我们应该遵守法律,依法申诉,让公正和真相为我们所见,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