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书是夫妻双方在离婚时达成共识、约定离婚事宜的书面文件。它是离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往往涵盖子女监护、财产分割、赡养费用等多个方面的事宜。一般来说,离婚协议书只有经过公证后才能够具有法律效力,以下分几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公证是为了保障协议书的合法性。离婚协议书需要经过公证,主要是为了保障协议书的合法性,防范协议书存在一些欺骗、误导、隐瞒或者被迫或者一方精神、财产上的强制情况下达成等非法行为。公证作为一种证据材料,能够明确协议双方的真实意愿,提高协议的可信度和公信力,并保护双方各自的合法权益。
其次,公证是为了使离婚协议书取得法律效力。协议书经过公证后,具有了法律效力,因为公证人会审查协议书的内容,以保障其达到法律要求,使其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民法典婚姻法》等法律法规。从而,公证后的离婚协议书可以有效地维护协议双方的合法权益。
再次,公证是为了提高协议书的可执性。离婚协议书公证后,可以通过相关程序执行法律裁决。如果协议双方不履行协议内容,另一方可以依据协议书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法院的判决强制执行,以达到协议书的目的。如果没有公证的离婚协议书,则不能进行相关的法律程序。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书唯有公证后才能具有法律效力。公证可以有效地保障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为协议双方提供了可信的法律保护。如果您需要离婚协议书,建议一定要及时公证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