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土地上给农村居民建房的用地。农村宅基地的建设是农村居民实现自我发展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渠道。然而,在中国的农村地区,很多农村宅基地并没有确权,导致农民不知道能否合法使用宅基地建房。那么,农村宅基地不确权能建房吗?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没有确权的农村宅基地是不能合法建房的。这是因为,在中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农民可以在持有宅基地证的基础上,利用宅基地建造自用住房。如果没有宅基地证,农民是无法建造住房的。当然,在一些地方,政府也可能出台一些临时政策,让农民暂时利用宅基地建造住房,但这些政策往往是有期限的,而且并不具有长期的合法性。
其次,没有确权的农村宅基地建房存在很大的风险。一方面,由于没有宅基地证,建房很可能会受到政府的强制拆迁,导致农民的住房被毁。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确权,农民在使用宅基地时往往会受到限制,比如不能转让、不能抵押等,这对他们的发展和生活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没有确权的农村宅基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进行确权,让农民能够合法地利用宅基地建造住房。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农村宅基地的管理,防止恶意开发和建造,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推动农村居民的发展和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