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婚姻法规定,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以及监护权都归父母共同所有,但如果父母离婚,抚养权则有可能归属于一方。通常情况下,在离婚前,父母应当达成协议,确定孩子的监护人及其居住地点。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则需要通过诉讼来解决争议。
在确定抚养权时,法院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孩子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学校情况、生活需要以及与哪一方在一起更为稳定等因素。如果孩子是幼儿,母亲通常会获得抚养权。因为在生活中,母亲在抚养孩子方面的能力和经验更为丰富,且幼儿对母亲的依赖更强。
然而,抚养权只是孩子的日常生活需要,父亲同样有权利参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如探视权等。在离婚后,父母也应该尽量沟通和协商,共同承担孩子教育、保健、生活等方面的责任,避免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母亲在孩子尚未成年的情况下通常会获得抚养权。但父母在离婚后,也应该共同承担孩子的抚养和成长责任,共同协商解决争议,为孩子的身心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