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对国家财产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近年来,我国对挪用公款的惩治力度不断加大,判刑力度也越来越严厉。通常情况下,挪用公款两万自首后,主要会受到以下三种处罚:
1. 行政处罚:如果挪用公款的数额较小,只是在行政领域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通常会被处以行政处罚。比如,工作单位可能会给予警告、记过、降职等处理,或者做出相应的财务补偿决定。
2. 刑事处罚:如果挪用公款数额较大或行为情节较严重,或者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在两万以下,属于轻微情节,可根据具体情况判处管制、拘役、罚款等处罚。但是,在此基础上,如果情节严重、主动投案、如实供认自己的罪行,并且积极赔偿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在判决时加重处罚,判处有期徒刑、缓刑等。
3. 民事赔偿:在挪用公款的情况下,对于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还需要做出相应的民事赔偿。如果被挪用的公款为他人所有,需要向受害人做出赔偿决定。如果是国家所有的,需要向国家财务部门做出赔偿决定。
总之,挪用公款两万自首将面临多种处罚,其中刑事处罚通常需要对相关行为进行惩罚,同时还需要进行经济赔偿。因此,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预防此类违法行为的发生。要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公务员的专业素质,形成常态化的审计和监管机制,确保公款安全有效使用。同时,加强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切实保障社会的财产安全和秩序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