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是指公务员或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拥有管理、使用公共财物职责的人员,将本应管理使用的公共财物用于自己或者他人的非法私用,或者将其挪作他用,再或者将公共财物用于非法活动等行为,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触犯挪用公款罪。
要控诉挪用公款罪,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1.立案检查: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执法机关应该对涉嫌挪用公款罪的案件立案检查并初步了解情况,对于涉嫌挪用公款罪的嫌疑人应该进行相关调查取证。
2.审查起诉:检察机关应该根据公安机关或其他执法机关交代的案情和证据,对于符合挪用公款罪的犯罪行为进行审查起诉。
3.审判判决: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法院会对经过审查起诉的案件进行审理,如果认定被告人犯有挪用公款罪,将会根据相关规定做出判决。
值得注意的是,控诉挪用公款罪所依据的是法律,需要有相关证据来支持指控,如果没有充分证据,控诉行为是无效的。此外,挪用公款罪是一个涉及公共财物侵犯的罪行,对于此类罪行的严惩也是对公共财物保护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