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公职人员或单位将公款用于非法目的的行为。作为公职人员或单位,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保持廉洁自律,使用公款必须符合规定,不能挪作他用。如果挪用公款则须受到法律制裁。
在我国,刑法规定了挪用公款的罪名,并给出了量刑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从盗掠、侵吞、职务侵占、挪用公款、非法侵占、诈骗公共财物、单位行贿、行贿单位等八种行为之一中所得的财物,达到下列数量标准之一的,应以数额巨大论处:数额巨大为人民币二十万元以上的,以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论处;数额巨大为人民币一千万元以上的,以死刑或者无期徒刑论处,并处没收财产或者罚金。如果金额在二十万元以下,则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论处。
因此,挪用公款罪的标准并不是一定要达到几个月时间,而是其数额巨大与否。实际上,无论挪用公款的数额多少,都是对财物的非法占有,都是违反职务行为,都是应受到法律追究的。因此,县官不如现在的人讲求法制,必须时刻明确职责,清楚自己的权限和义务,依法使用公款,不得将公款用于私用或非法用途。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国家的财产安全,推进反腐败斗争。www.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