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用于居住、生产自用的土地,宅基地在土地所有权上属于集体所有,个人拥有的是使用权,是保障农民住房和生产的重要措施。但是,宅基地能否建房,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根据《城乡规划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农村宅基地可以建设住房、附属设施、生产设施等,但是需要遵守相关的规划和建设标准。建设房屋要符合宅基地用途和性质,不能用于非法活动和商业经营,同时需要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家庭人口情况,不得对集体土地产生危害或者损害。
其次,根据《宅基地条例》第十条规定,宅基地上建设的房屋应当经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审核批准,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规划、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满足灾害防御、防火等安全要求,并要按照规定落实农村建设用地指标。
最后,在建设房屋之前,需要取得相关行政审批手续,包括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同时需要遵守环保、土地、建筑和安全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总的来说,农村宅基地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生产资料,可以建设房屋,但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集体土地的利益,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