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破坏了企业的财务秩序,有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因此,立案的金额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该案件的定性和处罚力度,也关系到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切身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相关的司法解释,会计挪用公款多少钱才能立案,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如果被告人的挪用公款数额达到了国家规定的金额罪的标准(即超过三万元),则该案件就可以立案,而被告人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如果挪用公款数额超过一百万元,则会被认为是特别巨额,并可能被判处死刑。
其次,如果被告人的挪用金额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金额罪标准,但超过了一定的民事纠纷额度,比如十万元以上,可属于刑事担保责任案件。
最后,无论挪用金额大小,如果被挪用款项为国有资金或者涉及群众利益,都会引起警方、检察机关和法院的高度关注,加强立案和追责力度。
总的来说,会计挪用公款的立案金额是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主要包括挪用金额、被挪用对象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无论如何,会计挪用公款都是一种涉及到刑事责任的重罪行为,必须依法严惩,以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制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