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个人或组织将公共财产,即国家、集体和社会公共财产的钱款挪走,用于自己的私人用途。这种行为是一种侵犯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挪用公款属于刑事犯罪,并且判刑程度也比较严重。
根据我国刑法,挪用公款分为罪行数额较大和罪行数额巨大,分别对应不同的刑事责任。罪行数额较大的挪用公款是指数额在10万元以上但不满100万元的行为;罪行数额巨大的挪用公款是指数额超过100万元的行为。在判刑时,应根据挪用公款的数额来确定刑罚,并根据被告人的情节和悔罪程度酌情减轻判罚。
对于罪行数额较大的挪用公款,刑期可以达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同时可以处罚金或剥夺政治权利。而对于罪行数额巨大的挪用公款,刑期可达十年以上,甚至可以判处无期徒刑。此外,对于犯罪情节严重的嫌疑人,也会判处死刑。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刑事犯罪,对被告人的判刑程度也比较严厉。因此,我们应该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杜绝挪用公款的行为,保护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