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地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挪用公款的行为一旦被发现,肯定会受到法律的惩罚。那么挪用公款上百万判多久呢?下面我们就从刑法法律规定和实际判决案例来进行分析。
首先,刑法对挪用公款的犯罪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挪用公款、侵吞公款或者其他公共财物的,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数额特别巨大的,应当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根据这个规定,如果挪用公款的数额达到了百万以上,那么就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况,能够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最长可判无期徒刑或死刑。
然后,我们来看一些实际案例。比如2017年,河南省信阳市一名煤老板因涉嫌挪用公款达到了1.4亿元,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500万元;同年,福建省泉州市一名建筑老板因涉嫌挪用公款超过994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50万元。可以看出,实际判决中,挪用公款数额越大,判决的刑期也就越重。
总之,挪用公款是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对社会和人民利益造成的损害是极大的,因此法律对此进行了明确的制裁规定。如果挪用公款数额达到了上百万,那么将会被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刑罚会因情节严重而增加。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强化监督,加强预算管理,避免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利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