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协议被代签是否可以起诉,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代签拆迁协议的行为是否违法?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代签合同也是有效的行为,只要代签人有代理权和代理行为是符合法律规定的,那么该行为就是合法的。因此,要判断代签拆迁协议的行为是否违法,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如果代签人是拆迁部门的工作人员、征收公司的员工或者其他有关单位的职员,有公务行为授权的情况下接受代签,那么代签拆迁协议的行为就是合法的。但如果代签人没有相关单位的工作证明或者其他证明材料,也缺乏授权委托书,那么代签行为就是违法的。
二、合同被代签后是否产生法律效力?
如果代签拆迁协议的行为被认定为合法的,那么相应的合同就会产生法律效力,代签人也具有代签行为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换言之,如果拆迁协议被代签,该协议会依然具有约束力。
三、是否可以起诉?
根据前面的分析,代签行为如果是合法的,那么相应的拆迁协议也是合法有效的。但是,如果代签人在代签拆迁协议的过程中存在着违规或者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导致拆迁协议的内容存在着违法、不合理、不公正等问题,那么原被代签人可以进行起诉。
具体案例分析:2017年,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某村庄在拆迁时,一位村民离开了村庄,但是他的房屋并没有被拆除,后来他发现自己的房屋已经被代签拆迁协议了。根据调查,发现代签人并没有征得该村民的同意,也没有进行合法的手续办理,导致代签拆迁协议存在不合法性。因此,该村民可以通过法律方式寻求维权。
综上所述,拆迁协议被代签是否可以起诉,需要根据被代签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如果代签行为是合法的,并且拆迁协议具有约束力,那么被代签人就需要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但是,如果代签行为存在问题,比如代签人违法违规等问题,就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进行维权,要求撤销代签行为及相关的拆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