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涉及贪污、侵吞等典型犯罪行为,其违法性、危害性、社会危害性都非常严重,因此刑法对此类犯罪是给予了非常严厉的惩罚。
首先,帮别人挪用公款属于犯罪共犯情形,应当依据犯罪情形和刑法规定作出相应的刑事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0条规定,共犯应当依照各自的犯罪情节,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其次,帮别人挪用公款的刑罚一般会根据挪用公款的数额来判断。比较严重的挪用公款数额多,刑事判决也会相应较重。一般而言,挪用公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上,最高可以被判处死刑。如果只是数额相对较小,则可以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罚款等刑罚,具体判决还需要考虑犯罪情形、身份、人身伤害的程度等因素。
最后,除了刑事判决之外,挪用公款还需要承担民事赔偿的责任。在挪用公款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方面,需要追究相应的责任,向国家赔偿挪用的公款。如果有被害人,则需要对被害人进行赔偿,以恢复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帮别人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涉及到的法律责任不仅限于刑事责任,还包含了民事赔偿责任。只有依法严厉打击挪用公款、加强法律监管,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正义和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