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借助调解等方式达成离婚协议,并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一种形式,比起争议离婚相对简单快捷,得到越来越多夫妻的选择。而协议离婚是否存在冷静期,目前在我国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
所谓冷静期,指的是签署离婚协议前要先进行一段时间的冷静思考,通常为1个月到3个月,这期间双方可以重新审视婚姻关系,并有机会协商和解决问题。如果在冷静期间夫妻仍意志坚定,仍愿意离婚,则继续办理离婚手续。
目前,我国婚姻法第32条规定离婚程序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离婚协议是自愿的;
2.离婚协议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
3.已对共同财产、抚养子女等问题做出妥善处理;
4.只有能够代表双方利益的代理人参加,并确保代理人有专业能力。
由于目前我国法律上没有规定协议离婚需要进行冷静期,因此在协议离婚的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商定协议离婚的时间和过程,如果需要冷静期则可以自愿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进行冷静期。
虽然没有强迫性规定冷静期,但婚姻家庭关系比较复杂,离婚前要慎重考虑,通过冷静期的思考有助于避免冲动离婚,更能体现夫妻之间的尊重和责任感。因此,建议夫妻在离婚前尽量增加冷静期,多进行思考沟通,寻求妥善解决问题的方式,避免出现后悔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