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者应该以责任心为首要,如果其挪用公款18万,这样的行为对于国家财政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也会对公众信任关系产生严重的影响。对于这样的问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处分。本文主要分析两个角度:从司法角度考虑和从道德角度考虑。
从司法角度考虑,如果挪用公款的数额较小,可以采用行政处罚的方式,如果数额较大,可以进行刑事追究。在司法机关的审理过程中,应该重视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同时结合案情进行判决。如果挪用公款的行为是无恶意、轻微的,可以采用警告、罚款等方式;如果是有恶意的,且数额较大,判处刑期作为惩罚;同时,还要追缴挪用的公款,以保证国家财政的安全。
从道德角度考虑,挪用公款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不仅违背了公务员应遵守的廉洁从政准则,也伤害了公众的利益和信任。对于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应该采取纪律处分,如降职、革职、开除等,同时对个人进行严谨的思想教育,让其认清行为的错误性和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总之,一旦发生公款挪用的问题,应该以严谨的态度去处置,同时对于检查不严、监管不力的管理者也应该进行问责。只有坚决打击腐败的问题,才能保证公共资源的安全,提高国家治理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