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对社会和国家造成严重的损失,必须受到严厉的惩罚。对于挪用公款的罪犯,他们不仅要承担刑事责任,还要承担经济责任,即必须把挪用的公款归还给国家或者受害人。
在我国,挪用公款被视为贪污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应当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或者影响恶劣的,应当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如果罪犯在服刑期间没有付清挪用的公款,则一旦出狱后还必须还清剩余的欠款,否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信用记录,也会拖累他们的家庭和事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罪犯无力偿还挪用的公款,则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并面临再次入狱的风险。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犯罪人必须承担刑事和经济责任。只有归还被挪用的公款,才能缓解其犯罪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有希望重新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因此,人们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要挪用公款,以避免损害自己和社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