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是当事人在离婚过程中自行协商达成协议,而不需要法院作出裁决的一种方式。在协议离婚中,双方自行协商解决婚姻关系问题,并达成协议后,将协议内容提交给法院进行登记,便可完成手续。相比较于诉讼离婚,协议离婚更加私人、有效、便利。
但有时,离婚协议达成后也可能会遇到争议,因为离婚涉及到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探视权等问题,有时涉及到的金额或权利是相当大的。因此,夫妻协商达成的离婚协议也需要具备法律效力,并获得法院的认可。在协议离婚中,法院会对协议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法律规定和双方利益平衡的原则。如果协议内容被法院判定为违法、不合理,或违背公序良俗,将不予认可。
一般来说,夫妻协议离婚的财产分割通常都是按比例分配,如果有一方必须离开原房屋,则原房屋的权利会分配到另一方名下,另一方则需要支付相应的财产或者其他权利作为交换;对于子女抚养,协议离婚也会规定父母对子女履行权利及义务的具体内容,包括抚养费等,同时往往都会涉及到探视权的问题。双方在离婚协议中也可达成其他协议,如分割共同财产、婚前所得、婚姻债务等方面的处理等。
虽然夫妻在协议离婚中自行协商解决问题,但离婚协议被法院登记后,将不可撤销,也不能轻率修改。如有需要,应及时请教律师等专业人士,以便达到更好的协商结果。
总之,协议离婚将会判给对方的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但前提是协议的内容需要合法、合理、公平合理。夫妻在协商达成离婚协议时,应当以缓解冲突、解决争议、保护权利为原则,以达成双方都认可的结果为目的,实现协调分割关系、和平分居,实现和谐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