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划分出来的一块用于居住的土地,并赋予农民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的一种土地制度。按照《农村宅基地条例》的规定,宅基地应当保留相应的隔离带,以避免邻里之间的纠纷和影响,同时也保护生态环境和农村居民健康。
那么,农村宅基地邻居之间应当保留多大的隔离带呢?根据《农村宅基地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邻居之间应当建立一定的防火、防污染和隔离带。具体来说,农村宅基地的隔离带应当根据当地的环境和实际情况来制定,但是不低于下列标准:
1、宅基地与耕地、林地的隔离带应不少于15米以上;
2、宅基地与河流、沟渠、湖泊等水源的隔离带应不少于30米以上;
3、宅基地与大型水库、堤坝、高压电线杆等危险区域的隔离带应不少于50米以上。
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宅基地,规定的隔离带也有所不同。例如,对于禽畜养殖类宅基地,与宅基地距离不足100米的饲养场应当建立相应的防护隔离带;对于保护性耕作类宅基地,应当保留一定的生物多样性隔离带等。
因此,农村宅基地邻居之间应当保留的隔离带具体取决于当地的环境和实际情况。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依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必须保证隔离带的设置不低于上述标准,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农村居民健康和预防邻里之间纠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