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书是夫妻离婚后达成的一份协议,通常包含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抚养子女、赡养父母等内容。在离婚协议书中,双方应当合理分配共同财产,使得夫妻离婚后各自能够独立生活。但是,在分配共同财产之前,需要明确一些重要的法律问题。
首先,离婚协议书所谓的 “共同财产” 应当是指夫妻在婚姻期间所形成的共同财产,这包括了婚前共同财产及婚后共同财产。例如,夫妻共同购买的房产、汽车、存款、股票等等。
其次,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无论是夫妻共同财产还是个人财产,都应当受到法律保护。因此,在处理离婚协议书的共同财产时,需要双方平等协商,合理分配。如果一方擅自将共同财产拿走,将会违反法律规定,对另一方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如果夫妻双方在签署离婚协议书之前已经在财产方面做出分割协议,那么在签署离婚协议书时也应当遵循之前的分割规则,不能随意更改。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书中的共同财产不应当被擅自搬走,需要遵循法律规定和双方协商的原则,从而使得夫妻离婚后能够平等地分割共同财产,并使得双方都能独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