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于挪用公款情节严重的犯罪者,应予以严惩。根据我国现行的《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的情节轻重不同,判刑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挪用公款数额越大,情节越严重,判刑也会越严厉。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金额在三万元以下或者不足其工作单位或者单位授权的支出额五分之一的,情节较轻,可处以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挪用公款金额在三万元以上但不足十万元的,情节较重,可处以有期徒刑三个月至三年,并处罚金;挪用公款金额在十万元以上但不足二百万元的,情节严重,可处以有期徒刑三年至十年,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果挪用公款金额在二百万元以上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则可处以有期徒刑十年以上,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除了依据挪用公款金额的多少和情节的严重程度来定罪量刑外,还应考虑到挪用公款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损害程度,以及犯罪者的自愿认罪、退出不当所得等情节。如果犯罪者情节较轻,能够自愿认罪、认罚、悔罪,积极退赔所挪用的公款,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总之,对于挪用公款情节严重的犯罪者,必须依法严惩不贷,维护社会公正,建设廉洁政府,保护人民财产与利益。同时,也要加强对挪用公款等行为的预防和监管,切实保护公款的安全和有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