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后解决财务分担、子女抚养和财产分配等问题的重要依据。离婚协议的签署需要双方自愿,具有约束力。在离婚协议中,夫妻双方需要清楚地说明财产及财务的分配方式。
通常来说,离婚时的财务分担需遵循以下原则:
一、夫妻共同财产原则:夫妻共同财产指的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劳动、共同拼搏而取得的财产。基于这一原则,夫妻双方需要约定财产如何划分,并确定清楚各自应得的份额。
二、新财产原则:这一原则指的是离婚协议生效后,夫妻双方所取得的新的财产应属于各自所有,不再属于共同财产。
三、权益平等原则:离婚协议中双方应遵循权益平等原则,不能因为一方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等因素而使其在财务分担上处于劣势,应该通过谈判、协商等方式分配财富。
四、生活必需品分摊原则:夫妻离婚后,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和分摊仍需要双方协商确定,以满足离婚后各自的生活需要。
在制订离婚协议时,夫妻双方需充分了解各自的财务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分配财产。对于共同财产,可以按照各自的劳动及投入进行分配;对于新财产,可以按照各自的名义进行处置。如果双方对财产的分配意见不一致,可以请律师进行调解或诉讼解决。
总之,在离婚协议中,夫妻双方应该遵循公平、公正、协商一致的原则,制订出合理的财务分担方案,以达到和谐离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