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属于违法行为,会严重损害国家及人民的利益。所以,严惩挪用公款的犯罪行为是保持国家稳定、保障人民权益的必要手段。因此,一旦发现挪用公款的行为,必须及时立案处理。
在我国,挪用公款属于刑事犯罪,需要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公安机关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调查取证,并将其送往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最终由法院判决案件。
同时,挪用公款也违反了我国的行政法规,因此也可以由相关行政机关立案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暂停被涉嫌挪用公款的机构和相关人员的职务,并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此外,如果涉嫌挪用公款的行为涉及到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等相关单位,还应当由审计机关对其进行审计,并将审计报告作为证据移交公安机关进行处理。
总之,挪用公款是严重的违法行为,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立案处理。只有加强立案处理,才能保障国家及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财产安全,构建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