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婚分割农村宅基地问题,需要结合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分析。当前,中国农村宅基地的规定主要包括土地管理法、宅基地条例、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这些法规明确规定了农村宅基地的性质、使用范围、所有权等方面的问题。具体来说,在这些法规中,规定了宅基地的使用年限、转让与出租、继承等方面的规定。
在婚姻结束后,夫妻双方可以依据婚姻家庭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进行财产分割。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夫妻财产主要包括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两部分。其中,共同财产是指婚姻期间所得的财产,包括房产、车辆、存款等,而个人财产是指婚姻期间双方自行购买的财产。
如果夫妻在离婚后,有农村宅基地需要分割,应当依据宅基地的所有权归属,以及夫妻共同财产的比例进行分配。如果宅基地是夫妻共同所有,那么就需要按照夫妻共同财产的比例进行分配。比如,如果夫妻共同拥有宅基地15年,那么可以按照该比例进行分配,如分配为7.5年的宅基地和7.5年的财产份额。在具体财产分割过程中,应当依据双方的协议或者法院判决,进行具体的分割。
总之,根据中国的法律法规,二婚能够分割农村宅基地。在具体分割过程中,需要依据《土地管理法》、《宅基地条例》、《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具体操作。同时,需要注重夫妻协商或者法院判决的决定,并按照双方共同财产的比例进行分配,确保财产分割公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