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书是夫妻双方在离婚的过程中达成的协议,用于确认各种财产和子女抚养等方面的问题。一般来说,离婚协议书的签署需要经过双方协商达成一致,然后由公证处公证,最终在民政局进行备案。如果离婚协议书的内容合法有效,那么离婚程序就可以顺利进行。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离婚协议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提起诉讼来解决。
离婚协议书多久可以起诉,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具体来说,按照法律规定,离婚协议书的效力是存在限制的。如果离婚协议书上指定的财产划分方案存在不合理或者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被划分方可以在协议书签字后第一年内提起撤销协议或者纠正协议的诉讼。而在协议书签字后第一年内,如果双方发现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可以自行协商修改,修改后再进行公证备案。
如果离婚协议书已经签字并经过公证,但在签署后一年内划分财产的地方存在不公平或者不合理的情况,可以通过诉讼来解决。此时,被划分方可以向法院提出撤销离婚协议书的请求,并在法院判决后重新制定离婚协议书。
总之,离婚协议书多久可以起诉,主要取决于离婚协议书是否合法有效。如果离婚协议书中存在不公平或者不合理的情况,并且双方无法协商解决,可以通过法院的诉讼程序来解决。而如果离婚协议书经过公证备案,但在签署后一年内划分财产的地方存在问题,可以通过撤销离婚协议书的方式来重新制定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