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指农民依法取得的建造自己住房及其附属设施所需用地,是农村家庭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根据现行的《宅基地条例》规定,宅基地的测量应符合以下标准:
一、宅基地应随申请人家庭人口数适当增加,按照人均需用土地标准测量划分,其中城镇户口人均建筑用地不超过120平方米,农村户口人均建筑用地不超过150平方米。
二、宅基地应依据村庄整体规划,统一测量划分,避免出现“四分五裂”、分散独立的情况。如果村庄没有整体规划,应根据当地的习惯规定,由镇村干部协同社会公众确定划分方案。
三、宅基地应按照周边农户用地情况、土地类型、地形地貌、环境条件、农村公共设施距离、保护植被等因素考虑,尽量使测量更加合理,整齐划一,避免出现过小、不规则等问题。
四、测量时应注意宅基地的边界要明确,并做好记号等措施,以确保不会对周边农户的用地、公共用地造成影响和困扰。
总之,进行宅基地测量时,应遵循科学合理、公正公平、依法依规的原则,为农民提供长期稳定的住房和生活基础设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