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目前的法律系统中,离婚需要经过法院的审理和判决才能够成立,因此两个人单方面签署离婚协议并不具备法律效力。但是,如果两个人在达成协议之后向法院申请离婚,然后获得法院的认可,那么这个离婚协议就有了法律效力。
离婚协议通常用于解决离婚过程中涉及到的财产、抚养子女、探望孩子、分配财产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协议的方式达成一致,然后向法院提供协议作为离婚审理的依据。离婚协议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方式,它可以让两个人自主协商解决问题,避免了法院审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繁琐的程序。
当然,离婚协议也有一定的风险,如果双方未经法院的审查就私下制定协议,可能会导致协议中的某些条款存在法律问题,例如过度偏向某一方的财产分配、忽略子女的权益等。因此,如果两个人想要签署离婚协议,最好是先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了解具体的法律规定和风险,然后再决定是否签署协议。
总之,离婚协议可以作为离婚过程中的一种解决方式,但是如果想要让协议具备法律效力,必须要经过法院的审理和认可。两个人签署离婚协议的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规定,尊重对方的权益,避免遗留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