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负责管理公共财产的单位或者个人,将公共财产挪作自己或者他人的私用,或者挪作其他非法用途的行为。挪用公款行为是一种犯罪行为,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挪用公款的刑事责任主要是以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为准。
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在挪用公款的罪行上,涉及到的行政、刑事法律责任以及处罚都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如果只是涉及了行政方面的违规行为,会被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而不会涉及到犯罪责任。如果是属于刑事违法行为的话,根据罪轻罪重的程度,最轻可以处以行政拘留,最重可以处以无期徒刑等刑罚。
挪用公款的刑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会根据挪用公款的金额数额大小、其所涉及的部门以及职务等等因素进行综合权衡,再进行相应的刑罚裁定。如果挪用金额比较小,一般会处以短期拘留、行政拘留等处罚;如果金额数额比较大,刑罚程度也相应会更加严重,涉及到刑事责任,可以判处有期徒刑、缓刑、无期徒刑等刑罚进行处分。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项十分严肃的罪行,其所涉及的犯罪责任以及刑罚程度,需要综合考虑其涉及到的因素,从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履行好自身职责,不做违法行为,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