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协议一般是由政府和拆迁户签订的一份规定拆迁补偿和安置情况的合同。在拆迁过程中,拆迁户和政府都会参与到协议的签订和执行中来,而拆迁户也需要在协议中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搬迁、安置等一系列事项。但是,对于拆迁安置协议是否有起诉期,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法律并没有对此作出明确的规定。
根据我国的《合同法》规定,合同生效后,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履行,如果没有约定,应当按照合同性质和交易习惯履行。也就是说,拆迁安置协议是一种合同,受到《合同法》的保护,因此拆迁户和政府应当按照协议达成的内容和时间履行自己的义务。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拆迁户或者政府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对方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向对方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协议。但是,针对拆迁安置协议是否有起诉期,目前我国的法律并没有进行明确规定,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总的来说,拆迁安置协议是一种合同,需要双方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拆迁户可以通过司法途径提起诉讼,要求政府履行拆迁补偿和安置等相关事宜,但是具体的起诉期限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