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能够约定抚养权,但是在法律上约定的抚养权可能会被当做无效。这是因为抚养权是属于子女的法定权益,而不是父母自愿约定的一种协议。因此,若是父母在婚内达成协议并签署了协议书,但一方父母在婚后又不履行协议导致了子女的损失,那么另一方父母可以向法院提起扶养诉讼,要求对方按照法律规定承担扶养责任,因为约定的抚养权不得取代法定的扶养责任。
在离婚、分居等情况下,父母可以提出关于抚养权的约定,但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在法院的监督下进行协商后由法院审批认可。如果父母无法就抚养的具体问题达成一致,法院将会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子女的利益和需求,综合考虑父母的实际情况作出判决。在判决中,如果父母之间的协议与子女的最佳利益不符,法院可以撤销这项协议并作出新的裁决。
总的来说,父母可以约定抚养权,但是这种协议必须在法律的监督下进行,并且其效力要受到法律的约束。法院在做出判决时,要根据维护子女的利益和权益为前提,充分考虑父母的实际情况作出判决。同时,父母也应该认真履行扶养责任,尊重子女的权益,为子女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