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还棚改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上,为农村集体成员个人或家庭持续使用居住、生产的土地,是农村居民的根据地,是他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而棚户区则是指那些建筑风险大,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困难的城市建筑。因此,是否需要棚改农村宅基地,这是一个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首先,在城市,由于快速的城市化过程,社会发展驱使公共设施建设与供应开发面临压力,给城市化进程带来了无数难以解决的问题。城市棚户区改造方案的实施,旨在提高居民的生活条件,改善城市环境。这些城市棚户区居民的基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都相对较差,可以进行改造和拆迁,来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提高城市的形象。
但是,农村宅基地不同于城市棚户区,它是农村居民的重要生产和生活基础,已经表现出了现代化的特征。农村宅基地并不是一个能够被轻易搬迁和改造的一个简单住房,而是农民家族几十年积累的财富,他们继承多代人的劳动成果,不容侵犯,不轻易改变。同时,农民作为国家的基本农产品生产者,他们的农业生产、林业生产、渔业生产、畜牧业生产,都与土地有着密切关系,如果随意挪用和转让他们的土地,会失去他们的生产和生存保障,日子会更加艰难。因此,对于农村宅基地,在平衡城乡发展的基础上,应该给予更多保护,这样才能保证农民的基本权益。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不应成为棚改对象,相反,应该保护宅基地,保护农民的利益,更好地促进城乡发展的平衡。同时,政府应该对农村宅基地进行规范管理和合理利用,既能保证农民的基本权益,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宅基地的生产和生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