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在担任公职人员或者管理、使用公共财产的机构职员时,将公款或其他财物用于个人或其他用途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了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责,也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破坏了社会公共利益和秩序,严重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挪用公款是一种罪行。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属于贪污罪的范畴。根据不同情节和数额的不同,判处的刑罚也有不同。一般情况下,挪用公款数额在5万元及以下,可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款;挪用公款达到5万元以上的,可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挪用公款的时候,如果被人举报或者发现,那么就会引起有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一般而言,会由纪检部门或公安机关等机构来开展相关的调查和处理工作。例如,如果是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公职人员进行挪用公款的行为,那么一般会由纪委、监察委员会等机构来进行调查和处理;如果是企业单位的管理者和职员进行挪用公款的行为,那么则会由公安机关来进行调查和处理。
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罪行,如果被查处,不仅会受到刑事处罚,而且还会失去公职或者岗位,并且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唾弃,给自己的名誉和人生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或者管理、使用公共财产的机构职员,务必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责任感,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在工作中严守纪律,保持清白清廉的品行。